然而,面對金融危機和產業轉移戰略,且看高要如何轉“危”為“機”保發展,實踐科學發展要義的。
財政綜合增長率逆勢增長
在金融危機的不利環境下,高要今年1-11月份財政綜合增長率為49.47%,排在全省67個縣(市)第一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6.77億元,同比增長50.2%,預計全年將突破7.5億元。今年11月,高要還獲得“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20強”稱號,這是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單位。
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到高要金淘工業集聚基地調研時,曾用“投資高要,高人一籌”勉勵高要搶抓機遇,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今年10月10日在高要調研時對高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成效表示贊許。他希望,“高要一定要認清自己所肩負的責任,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深入總結,努力形成具有普遍指導價值的成果,為第二批、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創造新鮮的經驗。”
1000萬資金換2億誠信
要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就要把經濟實力提上去。
高要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武臨黔說,“中小企業融資難就難在信用不足,對此,高要財政安排了1000萬資金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分行合作換取2億的誠信貸款。”“這相當于我們用1000萬買了2億誠信。政府的1000萬擔保可以貸回2億,從而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高要市經濟貿易局局長潘偉成對記者說。
承接產業轉移創土地最大效益
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發展經濟和集約用地是一對矛盾。高要也面臨著土地資源供應不足的矛盾。如何破解這一科學發展難題?一個“半字千金”的故事反映了高要用地觀的轉變。
2003年,高要承接了珠三角核心區的陶瓷產業轉移,19家陶瓷企業進駐“金陶工業集聚基地”。但陶瓷企業占地大、單位用地產出少。此后,高要把陶瓷的“陶”變為淘金的“淘”,對該園區的土地資源進行重新整合,成功收回、整合原用于發展陶瓷產業的土地5300多畝。同時提高入園企業門檻,引進一批不銹鋼、金屬制品、玻璃等新項目。
如今,金淘工業集聚基地已從單一的陶瓷產業園成功轉型為多元化現代產業園,現有企業全面達標達產后年產值將超200億元,這個產值就相當于再造一個高要的規模工業。·許琛·
,